解剖貓
解剖貓這裡是解說貓的基本構造及一般身體語言。
貓的基本構造
貓和人類都是哺乳動物,因此,在骨骼、各種常見的器官 、組織、肌肉和循環系方面具相同特徵。然而人類是雜食動物,而貓則是食肉動物,所以牠有各種變異,這也是讓貓成為有本領的捕獵動物之重要關鍵。
而貓的內部結構和一般哺乳動物的同類器官十分相似。
腦解剖
在貓的大腦中,與感官相連接的個部分皆十分發達。
原來狗與貓都曾經進行過智慧測驗,結果顥示貓兒的思考比較複雜,而狗的思考模式比較似人。但是,貓前頭葉(智慧「中心」)的發育程度比靈長動物(如猿人和人類)要簡單得多。
鼻子:
應柔軟而微濕,鼻孔沒有分泌物。留意貓兒有沒有經常打噴啑,若貓兒呼吸聲太急促,牠可能已患有呼吸系統病毒感染。
耳朵:
應清潔而乾爽。若耳尖及外耳殼有脫毛及厚皮跡象,可能是患貓癬。若耳內有黑色污垢,或常用腳爪搔耳,可能生耳蝨或是耳炎。
口腔及舌︰
看貓兒口腔時,擘開牠的嘴,如果牙肉呈粉紅色,沒有發炎,牙齒雪白、沒有口臭,就是健康。但若是肉牙蒼白、有潰瘍(爛肉)或流牙血,表示貓兒患有生蟲甚至其他疾病;至於舌頭亦應是鮮紅色,沒有損傷,才是健康。
尾部︰
貓的尾部要清潔,肛門沒有紅腫或過度突出。
如果肛門附近黏有白色小粒,表示牠可能患有生蟲;若染有啡黃色分泌物,貓兒可能患有腸胃病或肚瀉等。
肚子︰
貓的肚應是圓圓的,抱起貓兒時輕觸牠的腹部有掙扎,可能是痛楚的不正常現象。
回解剖貓